连续五年产量居全国第一!广东工业机器人为何这么能“打”?
3月27日,打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连续量居迎宾、年产AG超玩会入口踢足球、全国器人后空翻、第广东工零售取货……智能机器人“组团出道”。业机粤产机器人“夸父”在门口对前来探营的为何媒体记者进行引导,备受关注。打
不止“夸父”,连续量居广东机器人在这个春天“频频出圈”:美的年产等大厂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众擎机器人点亮翻跟头“技能树”;优必选、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今年以来,全国器人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第广东工广东动作不断。业机广东明确提出,为何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打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广东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超24万台(套),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4%,几乎称得上是“半壁江山”。
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AG超玩会入口“半壁江山”,为什么是广东?向着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广东又将如何在这个王牌领域继续突破?
高手如云,后来居上
在去年,除了工业机器人产量占据半壁江山外,广东还解锁了另一个成就: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
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的背后,是在机器人产业的角逐中,广东持续不断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2010年左右,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走到了转型的路口,“机器换人”有了迫切需求。此时,国内最早一批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如广州数控已经开展了3—4年的产品研发,但广东机器人产业仍不成规模。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1年,广东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仅95家。
当时,企业尚未意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产品难卖出去,场景也难触及。“小巨人”企业嘉腾机器人副总裁陈洪波回忆,那时该公司的移动机器人,每年“半卖半送”,销量仍然是个位数。
随着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陈洪波明显感到生意越做越大。“我们近10年来实现了年均增长30%,这得益于广东产业重塑带来的市场需求。”
不止嘉腾机器人,生意越做越大是广东机器人企业普遍的商业故事: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越疆科技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二、中国出货量第一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的领域,汇川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首超50%,工业机器人进出口形势实现逆转。在这一逆转的过程中,广东扮演了重要角色:2023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6.88万台,占全国市场总量的1/3,超过上海(6.6万台)和江苏(6.4万台)的产量之和。
庞大的制造业体量孕育出巨大的机器人消费需求,也有人嗅到了先机,先一步锚定未来的赛道。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在这一年,研发“烧钱”烧得弹尽粮绝的优必选CEO周剑在高交会上,意外拿到了一笔天使投资,正式开启了商业化步伐。
随后数年,广东人形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加速产品与技术的迭代升级。在今年2月全球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共有11家粤企榜上有名,这些企业涵盖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如今,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中国首位,在产业链各环节诞生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根据天眼查最新数据,目前广东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16万家。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我们常常把‘深圳速度’挂在嘴边。我认为,‘速度’两个字不仅代表了深圳的特质,更是代表了广东机器人产业的特质。”优艾智合副总裁关健感叹。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快”,首先最明显地体现在了产业链完备、关键零部件齐全,从而带来的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
对此,优必选首席财务官张钜深有感触。“这里既有华为、腾讯等企业做的大模型,也有云天励飞、奥比中光、速腾聚创这样的上游企业,还有优必选、越疆这样的机器人整机企业,更有比亚迪、富士康这样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整个产业链非常完整。”
不仅完整,而且还有性价比。以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为例,波士顿动力采购一套谐波减速器的成本高达3万元,而广东企业通过本地供应链,能将同样性能的模组成本压缩到800元。
广东各地也各有特色。比如深圳推动以面向3C产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广州正加强面对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的集成应用;佛山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方面表现突出;东莞则在机器人的集成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快速缩短供应链周期,仅仅是广东机器人“快功夫”的一方面。“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快,恰恰是快在能够快速商业化落地,能够迅速产生社会价值。”关健说。
“我们在深圳成长,可以说一直是在实际应用场景里成长。”在广东创业7年,关健感受到,广东最大的优势是强大的工业基础带来的海量应用场景和快速的商业可行性验证。“我们进行新的技术迭代时,通常是以两个小时为单位去跟对方做现场交互,以周为单位来进行商业可行性验证的循环。”
在所有应用场景中,与机器人“羁绊”最深的就是汽车产业。
海外工业机器人巨头与日本和欧洲的汽车整车厂早已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并相互成就。以日本为例,作为汽车制造大国,早在2008年,丰田汽车的工业机器人普及率就达到了85%。世界上第一条由机器人运行的焊接流水线,则诞生在奔驰工厂。
汽车产业又恰恰是广东的强势产业。在广东,既可以在比亚迪、广汽的工厂看到来自美的的库卡机器人不停流转,也可以看到比亚迪、广汽、小鹏汽车等众多车厂纷纷押宝人形机器人赛道。
在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看来,广东制造业应用场景丰富,制造业急需机器人产品,因此研发的机器人产品马上就能运用生产和试用,试错了再改,这个过程来回反复,推动了技术的快速更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东没理由做不好机器人产业。”
群雄聚粤,名动四海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工业机器人完整产业链的国家。广东的机器人江湖,也早已成为全球顶尖玩家的必争之地。
对内,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纷纷到广东“安营扎寨”。
ABB是最早入局者,1995年在中山设立首家合资企业,2013年在珠海成立机器人公司并推出全球首款协作机器人YuMi,2016年与东莞拓斯达合作强化3C产业布局,2019年在深圳落地全球开放创新中心。
库卡2017年被美的收购后,如今在佛山顺德已建成全国最大工业机器人基地——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平均30分钟就下线一台机器人。
安川通过合资模式切入市场,2015年与美的成立服务机器人公司;2017年与东莞长盈精密成立广东天机机器人有限公司,瞄准3C行业推出全球最快的小型六轴机器人“TR8”。
发那科2019年在广州科学城设立华南总部基地,主攻新能源汽车柔性生产线,并与广汽、格兰仕等企业合作推动智能工厂升级。
对外,粤产工业机器人正反向突围出海,重构智造全球坐标。
越疆科技把关键零部件全部国产化的协作机器人卖到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斯达在越南、墨西哥、印尼等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嘉腾机器人出口到北美、欧洲和东南亚等多地,近年来将工厂建到了美国底特律……
这一波,广东机器人的向外突围,正与制造业出海浪潮同频共振。下游的制造业工厂“走出去”建厂,带动了国产工业机器人需求。
某工业机器人企业向记者透露,该企业有客户为国内头部汽车企业的一级供应商。随着新能源汽车海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客户计划在海外建设智能工厂,该公司则将以提供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方式,一同出海进行智能工厂项目建设。
国际巨头的本土化,与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在广东双向奔赴,形成“技术吸收—自主创新—全球输出”的产业闭环。
机器人出海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篇章。不久前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华为、乐聚联合发布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中兴通讯合作人形机器人Tina亮相,帕西尼与荣耀合作展示出多维触觉灵巧手DexH13……
人形机器人尚处在发展早期,企业仍在探索各自的商业化路径。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全球机器人竞争格局中,广东,会带给我们更多想象。
南方日报记者 许宁宁 昌道励
- ·清明祭公安英烈:没有人生而无畏 只因他们选择忠诚无悔
- ·重磅!到2035年,梅州将新建4个通用机场,分别在...
- ·中冠联赛比赛时间有调整,梅州赛区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 ·世界客都劲吹绿茵旋风!2020赛季中甲梅州赛区纵览
- ·税收征管法(修订稿)今起公开征求意见 这些与你有关→
- ·市民出行更方便了!梅城正兴路至富奇路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
- ·倒计时2天!这枚有故事的纪念戳不容错过
- ·梅州日报慢直播丨今夜,陪你一起看狮子座流星雨!
- ·梅州籍球员谢文能入围2024中国金球奖候选人前三名名单
- ·未满1岁被拐,人贩子早已被抓,一家团聚却用了29年!
- ·什么是保健食品?怎样识破保健食品骗局?这场讲座给你答案...
- ·第十五届梅州城区群众文艺汇演决赛举行 这10支队伍获一等奖
- ·“强羽书吧”成为营区新晋打卡地
- ·重拳出击!梅州公安提前实现“铁网6”追逃行动到案率100%!
- ·@梅州快递小哥 滴滴,“健康体检大礼包”已送达!
- ·梅州市外事局联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开展领事保护知识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