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第一天,梅州人都去哪了?
掌上梅州讯 12月31日是元旦元旦小长假首日,记者走访我市书城、假期图书馆、第天AG超玩会入口博物馆等地发现,梅州不少市民利用节日闲暇购书逛展“充电”,人都在浓浓的元旦文化氛围中充实节日生活。
梅城江南新华书店内,假期市民正在认真选购书籍。第天
在梅城新华书店,梅州前来购书和阅读的人都市民接连不断。书店里,元旦有结伴而来的假期学生们,各自阅读着自己喜欢的第天书籍,也有父母陪着孩子前来挑选文具和课外读物。梅州记者看到,人都AG超玩会入口书店开展了不少新年购书优惠活动,温馨的布置也让读者在书香氛围里悦读过节。 “‘双减’政策后,孩子们有更多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我们利用假期一起挑选合适的读本作为新年礼物。”陪同孩子挑选绘本的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挑选了几本适合自己的书,亲子陪伴阅读不仅能充实和丰富自己,还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呵护。
梅城剑英图书馆智慧书房内,市民正在认真学习。
梅城剑英图书馆内,小朋友正在认真阅读。
下午3时,记者在市剑英图书馆看到,该馆智慧书房、外借书库、报刊阅览室、公共自习区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等功能板块均正常对外开放。读者们佩戴口罩,流连于专栏书架前,仔细挑选心仪的书籍,再前往阅读区域学习“充电”。记者逛一圈发现,最具人气的还数公共自习室,读者们一人一座,沉浸在书本世界里,不时奋笔疾书做着笔记。“我明年打算报考教师资格证,图书馆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我的元旦假期就在这泡馆学习了,争取明年一次考取‘上岸’。”读者许佳宁说,每天都有不少跟他一样前来泡馆学习的市民,希望大家学有所成,在新的一年里实现各自的愿望。
梅州市“嘉言懿行 书功竹帛”展览现场,市民正在阅读获奖家书。
这个元旦小长假,除了阅读泡馆,打卡逛展也列入了不少市民的节日行程安排里。在市华侨博物馆内,2022年梅州市“嘉言懿行 书功竹帛”家书展览连日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看展。据该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家书展览将持续展出到1月3日,市民可以线上预约或直接到现场登记入馆观展。
此外,记者了解到,梅江区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近日开展了“迎新年、送春联”活动,丰富了社区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林玉莹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吴腾江
编辑:李舒宇 黄思容(实习)
审核:练海林
- ·客语音乐同盟建树大会举行,梅州落选为客语音乐联牛耳席团都市
- ·前广州队主教练萨尔瓦多深情发文:广州将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 ·广东税务:2025年1月1日至5日暂停办理社会保险费业务
- ·2024年1—11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22903亿元 同比增长10.7%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思政第一课”在黄埔军校开讲
- ·国家发改委:2025年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 ·我们跟“胖东来”学习什么?从管理层到员工去喜欢这一份工作
- ·广州天河科韵路多车相撞致4人受伤!交警通报:司机操作不当
- ·“中国已经有能力为世界创造机遇”
-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27555亿元
- ·宁夏银川再发生地震,国家地震四级应急响应启动
- ·广州天河科韵路多车相撞致4人受伤!交警通报:司机操作不当
- ·国家税务总局:4月申报纳税期限延至4月18日
- ·同日多个项目“上新”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 ·深挖111条涉黑恶线索 广州警方今年打击一批潜藏涉黑恶犯罪团伙
- ·美法官维持特朗普“封口费”案定罪 判决日期定于1月10日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今日开启,返乡高峰为1月23日至27日
- ·周知!2025年春运徐闻港进岛船票已开售,未预约将不能进入
- ·对海突击、反恐反海盗……南部战区开展海上实战化训练
- ·国家发改委:2025年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 ·强冷空气26日起影响我市,有大风以及零星小雨!做好防寒防风使命→
- ·足不出户的眼科筛查!广东这一大模型将优质医疗资源送抵千家万户
- ·2024年我国CPI和PPI解读:物价运行总体稳定
- ·放宽至80%!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新规今天落地实施
- ·梅州荣获广东省侨联2024“丰姿南粤”短视频大赛多个奖项
- ·出行请注意!白云山临时限制社会机动车辆上山
- ·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梅州高新区(广梅财富园)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
-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 ·中国妈妈求助:儿子遭电诈被骗!我驻珀斯总领馆发布提醒
- ·周知!2025年春运徐闻港进岛船票已开售,未预约将不能进入
- ·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梅州高新区(广梅财富园)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
- ·中国妈妈求助:儿子遭电诈被骗!我驻珀斯总领馆发布提醒
- ·美法官维持特朗普“封口费”案定罪 判决日期定于1月10日
- ·放宽至80%!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新规今天落地实施
- ·一码溯源!药品追溯码如何让每盒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开通首日迎客45.6万人次 客流表现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