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飞:甘薯脱毒种苗产业价值高、市场需求大
“全省甘薯脱毒种苗年需求量可达100亿株,市场潜力巨大”“延伸甘薯产业链要加强优质产品开发,毒种向多元化、苗产高附加值方向发展”……1月19日下午,值高在2024汕尾陆丰甘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需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黄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室研究员黄立飞结合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作主题演讲,飞甘为推动汕尾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薯脱市场
脱毒种苗市场需求达100亿株
“品质普通的甘薯卖不出好价钱,品质好的苗产九游甘薯轻松卖到每斤10元以上。两者之间有何区别?”黄立飞认为,值高推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关键,在于甘薯种苗的黄立培育。
育苗育种是农业产业链的第一环,也是重要一环。健康种苗的使用可从源头上保证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品种的长期使用,在不断繁殖的过程中会退化,尤其是病毒积累,导致其活力、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甚至造成绝收。
脱毒种苗是目前解决甘薯产能退化、病毒感染问题的最佳途径。黄立飞介绍,目前全省已经形成“1+3+N”脱毒种苗繁育格局,即1个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主导的育种研发中心,3个分别位于粤东的陆丰甘薯国家产业园、粤西的瑞盈三农公司以及珠三角辐射粤北的组培中心,N个广泛分布在18个甘薯产量提升示范县的繁苗基地。
陆丰植物龙甘薯种业研发中心年产脱毒种苗达2亿株。
小种苗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黄立飞指出,甘薯脱毒种苗产业价值高、市场需求大,但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目前我省健康种苗的年产量,理论上不到10亿株,现有产能是极不饱和的。”他算了一笔账,若按全省250万亩的种植面积计算,脱毒种苗的市场需求在100亿株以上,市场潜力很大。使用脱毒苗可实现甘薯亩增产1200斤、亩增收1000元,在全面推广脱毒种苗的情况下,全省甘薯产业预计增收25亿元以上。
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赢得市场
黄立飞认为,要推动甘薯产业提质增效,需要从源头出发,加强资源精准鉴评,拓宽育种亲本;加强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保护利用地方种;开展品种区域性布局及层次布局,促进甘薯品种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省内甘薯育种的主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先后选育出了50余个广薯系列的甘薯新品种,推广面积占全省六成以上。广薯87就是高产的代表品种,一般单株结薯5-9条,亩产量平均可达5000斤左右。在汕尾陆丰,“广薯87”的种植面积一度达到18万亩。
在广薯87的基础上,团队又先后培养出适合鲜食的优质品种广薯133、广薯248等,紫色优质品种广紫薯8号、广紫薯10号等系列。其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广薯87和普宁市农科所培育的普薯32,都是全国甘薯种植面积较大的鲜食品种。
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广东陆丰甘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合作,为产业园的牵头实施主体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陆续引进20余个品种,通过品种选育以及改良,筛选了以及培育了4个优良品种,成功打造了龙龙金6号西瓜红番薯“29度蜜”、龙龙金8号黄金板栗薯“香恋”等系列“网红薯”,广受消费者喜爱。
龙龙金系列甘薯深受消费者喜爱。
强化深加工开拓大健康赛道
针对甘薯采后鲜食品质提升与加工产品开发,黄立飞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甘薯企业多但规模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销售主要依托大市场、缺乏品牌,产销信息不对称;分级销售、采后糖化等品质提升意识缺乏……
他建议,各主产区域要建立商情中心、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提升采后品质,着重打造广东高端鲜食市场品牌。针对产品加工种类少、加工产品单一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延伸甘薯深加工产业链,发展残次薯加工淀粉等保障型产业,开拓美容保健等大健康领域赛道,不断加强优质产品开发,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链接 >>>
【记者】黎祖瑜
【摄影】谭家富
【海报】王越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明日10时起征集!梅州宣告2024年中职、中技院校补录妄想表
-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
- ·@八方客商,11月3日晚中山鱼邀您夜游珠江
- ·赠送手工制品 增进社区凝聚力
- ·让公共出行更清静顺畅!梅州公安交警部份不断加大交通清静综合规画力度
- ·雅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接受李伊林辞职请求的决定
- ·春季赏花游玩 垃圾分类很关键
- ·不断了9天!广西供销大集在大新举行
- ·市水务局8月13日将作客“行风热线”
- ·雅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种养结合固成果 因地制宜助振兴
- ·提高政治站位 做好党建工作
- ·文艺闹国庆 非遗味正浓!梅州米香酒横蛮周行动凋敝特殊
- ·康养新城又添一处城市生态公园
- ·社区为保洁员送鲜花祝福
- ·认捐一棵树惟独4步!绿美广东公共效率平台操作指南来了